居民小区高空抛物治理的科技突围与长效之困
一个鸡蛋从25楼抛下可致人当场死亡,一颗铁钉从18楼坠下可插入颅骨——高空抛物的破坏力远超常人想象。近年来,高空抛物行为引发的矛盾和官司屡见不鲜。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理高空抛物呢?襄州区尝试通过为老旧小区七层以上的楼栋安装高空抛物相机等科技手段,治理群众头顶之患。该手段效果如何呢?8月2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10个老旧小区长了37只“天空之眼”
襄州区航空路70号,是襄州区农业农村局众多家属院中的一个。
该小区有两栋超过7层的楼房。在每一栋楼房的对面墙上,都安装有一个“眼睛”向上的监控探头,这个探头就是去年5月由襄州区电信公司负责安装的监控高空抛的相机(以下简称高抛相机)。
襄州区电信公司项目经理吴磊告诉记者:“如果发生了高空抛物行为,我们可以迅速找出物品是从几楼丢下的,快速定位到当事人。”
据襄州区委政法委政法智能化建设工作股负责人张磊介绍,为老旧小区安装高抛相机,只是区委政法委建设智慧平安小区的一个部分内容。
原来,襄州区委政法委在对老旧小区进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过程中发现,部分老旧小区楼层较高,楼下直接是人行通道,发生高空抛物,安全隐患显而易见。
为此,区委政法委共投资270余万元,共建设了30个智慧平安小区,在符合建设条件的10个小区中,部署了37台高抛相机。这些监控高空抛物的相机就像一只只24小时不眨眼的“天空之眼”,时刻守护着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高抛相机如何守护居民头顶安全
那么,高抛相机是如何守护居民安全的?效果如何呢?
据吴磊介绍,高空抛物系统能够检测抛落物体,自动保存视频,并在保安室弹出报警事件。“哪怕是一只鸟飞过或一片树叶飘落,我们的系统都能监控到。”吴磊道出了高抛相机的精准性。
万一发生高空抛物行为,保安可以到现场进行事件查询,还可以根据系统保存的视频进行抛落物体轨迹查询,这样一来,就能轻松、精准地查清高空抛物的责任人,对少数习惯高空抛物的人是一个极大震慑。
襄州区光荣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谭红生体会最深。没有安装高抛相机前,万一发生高空抛物造成了居民的财产损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一层楼一层楼地寻找责任人,最后还有可能找不到责任人,既侵害了居民利益,又增加了社区的工作量,还引发了邻里矛盾。
“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谭红生说,自从安装高抛相机后,如果再发生高空抛物事件,社区工作人员不再需要逐户排查询问,只需调取系统记录,抛物轨迹在视频中清晰可循,能精准定位到是哪一家的责任,直接解决问题,社区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邻里矛盾也减少了。
对于安装高抛相机这种新玩意,居民增强了安全感。“这个肯定好啊,我们都支持。”说起小区里安装的高抛相机,襄州区农业农村局航空路70号家属院居民王合强一脸的欣喜:“既能防盗,还对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有好处,咋不支持?”
治理高空抛物期待长远之策
政府投入,以科技手段遏制了高空抛物行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重要辅助工具。
尽管成效显著,但后续维护却有一些隐忧。政府一次性投入虽解决了安装问题,但设备维护、系统升级、数据存储等长期成本却需要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面对资金困境,民间资本正成为破题关键。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不少商住小区的物业企业开始重视安装监控高空抛物系统。
以樊城区领秀中原小区为例,今年初,新选聘的物业公司进驻后,出巨资对小区环境进行了改造、升级,其中,安装了16个对空摄像头,专门监控高空抛物行为。
该物业企业负责人聂胜告诉记者,没有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前,该小区有两栋楼的少数居民时不时地往下扔垃圾,有了高空抛物监控后,这些行为没有再发生了。
由此可见,民间资本的进入,这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形成了良性循环——安全提升带动了物业费收缴率提高,物业公司有动力持续优化安防系统。
襄州区委政法委政法智能化建设工作股负责人张磊表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这意味着高空抛物治理从“政府独奏”走向“社会合唱”,科技赋能下的社区安全有望寻找到可持续的守护之路。(来源:汉水襄阳 首席记者:李兴会 | 通讯员:余紫桐 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