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绘就生态宜居新城
近年来,枣阳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将“两山”信念揉进每粒麦、每颗桃,谱出生态润、产业旺、乡愁浓的田园诗篇,奋力绘就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新画卷。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枣阳市秉持“实用优先、遮荫为主,美化相辅、造景为补”的绿化理念,倡导“树多即景、古树蕴文”的审美观,构建起多层次、错落有致的复合生态绿化系统。中兴公园、汉文化广场、啤酒文化广场、沙河滨水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和近50个“口袋公园”点缀城区,35条主次干道高标准绿化,实现“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目前,枣阳已形成以大绿化为基础、公园广场为节点、道路绿化为网络、小区庭院为依托、街头绿地为点缀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绿化总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
水系治理,再现碧水清流。枣阳投入上亿元修建沙河三坝,实现沙河水自流补给老城河;总投资10.7亿元系统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围绕沙河、护城河及东西冷水沟4条水系,实施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城区水环境,塑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域风貌。同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和房地产项目中融入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理念,提升雨水资源利用率。
守护蓝天,呼吸更清新。枣阳成立以市长牵头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职机构,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压实扬尘治理责任。强化监测监管,在重点建筑工地布设空气质量微站与视频监控,实时联网、全程留痕,实现“黄土不露天、泥土不上路、工地无扬尘”。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科学有效应对污染天气,保障市民健康。目前,枣阳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严控污染,绿色园区低碳发展。枣阳果断关停污染严重的小纺织企业,严格禁引高污染项目,持续推进吴店、丹阳、玫瑰产业园等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建成两座城区污水处理厂。化工园区创新实行“一企一管”排污管理模式,实现污水100%集中处理。
绿色建筑,引领低碳生活。枣阳积极推广磷石膏建材等新型墙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设计与验收标准,全面落实绿色指标要求。目前,城区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超200万平方米。
环卫升级,打造洁净城市。枣阳深入开展“创文创卫”,建成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置项目,30座垃圾中转站规范运行,生活垃圾终端处置项目建成投用。“数字城管”平台持续完善,以精细化治理塑造洁净城市形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如今,枣阳已形成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伴、林居相嵌的田园城市格局,先后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优良的生态底色与高效的政务服务,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最新发布的全国百强县榜单中,枣阳位列第73位,较上年再进一位。(来源:汉水襄阳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 通讯员:付宏才 徐学波 黄修峰 )